常見問答
看診前常見問題
  • 1:第一次看牙,有什麼要注意的嗎?

   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,無論您本人的看牙經驗如何,都別流露出「看牙醫很可怕」的態度,因為情緒是會感染給孩子的;讓孩子以輕鬆的態度嘗試新的事物,您將發現寶貝真是勇敢。但是,我們要提醒您不要承諾孩子有關看診的細節,比如「我們站著看就好」等等,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,建議您就說「我們等一 下問阿姨」這樣可以免去不必要的困擾。

  • 2:哭哭鬧鬧看牙有關係嗎?

    當然有關係,首先孩子在哭哭鬧鬧的狀態中,醫師是沒有辦法達到標準治療品質的,所以常會聽說補好的牙容易掉等等情形;第二,孩子在哭鬧中看牙其實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,導致他對牙科治療極度的排斥,可能到了數年後都還記得這種負面的情緒。所以,我們強烈建議透過行為誘導的方式,漸進式的誘導孩子不害怕看牙,讓孩子接受標準治療,也可以減少重複治療的狀況發生。

  • 3:生病的時候可以看牙嗎?

    生病的時候,孩子的情緒多半較差,精神也比較不集中,因此可能對於醫師的說明比較不願意去理解,看牙的配合度多半會略微降低,至於是否完全不適合看牙,則須視當時情況判定。
    大多數的情形,雖然孩子情緒較為低落,仍能夠完成當次該做的治療;少數狀況:比如說發高燒、嚴重的鼻塞、不間斷的咳嗽,就有可能會影響療程的進行,醫師也會視情況做出適當的專業建議。

  • 4:在家哭著不去看牙,怎麼辦?

    期待孩子像去遊樂園般高高興興的去看牙,真是太苛求孩子了! 即使是成人,提及牙科治療都會心生緊張,更何況是孩子?因此,如果孩子總是能在治療的過程中主動配合,就已經表現得很棒了! 至於在家哭著不出門,多半都是撒嬌而已,一旦醫師開始看診,孩子的狀況就會平緩許多。
    只是,如果孩子一次次發現,只要哭鬧撒嬌或發脾氣,家長就會取消相當次的約診,放棄帶孩子看牙,孩子大吵大鬧的情況就會日漸加劇,最後當到達完全無法在門診看診的程度時,就只能選擇全身麻醉的方式看牙了。

  • 5:目前不痛不腫的蛀牙,可以不管它嗎?

    其實蛀牙的狀況如果不處理,只會不斷的惡化,即使每天非常認真的刷牙,蛀牙還是會以一定的速度擴大,一旦蛀牙的範圍漫延到牙髓,可能引起疼痛、膿腫,甚至蜂窩性組織炎,因此,並不適宜擱置不處理;即使一直以來都沒有症狀的牙齒並不表示沒有發炎。 一般而言,慢性的發炎很容易被忽略,但是反覆的慢性發炎有時會影響正下方恆牙牙胚的發育,引起程度不同的後續問題,因此仍然建議暫應適時安排相關的治療。

  • 6:看牙一次要多久時間?

    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一般只能維持20~40分鐘,因此我們一般安排約診一次的時間大約是三十分鐘左右,包含說明以及治療;而且會因孩子的個人差異有所調整,有的孩子一開始比較容易分心,我們就會採取漸進式加長診療時間,換而言之,一開始或許只能看15分鐘,慢慢就能夠拉長到30分鐘。

  • 7:沒有蛀牙只檢查而已,可以不要預約嗎?

    我們還是強烈的建議您要先預約,因為我們是以約診優先,所以現場等候時間 比較難掌控,萬一小朋友失去耐心可能會影響看診的配合度;事先預留充足的時間,醫師才能做全面的檢查,對於家長提出的問題也能夠充分的回答,不會因為匆忙之中而有疏漏。

  • 8:初次看診醫生會馬上補蛀牙嗎?

    原則上我們視孩子的狀況而定,情緒穩定而且有表淺小蛀牙的孩子,多半會選擇一個最簡易的治療在初次看診時處理,但是如果是很緊張的孩子,或者以前有負面看牙經驗的孩子,多半第一次看診不強迫做治療,但是一定會躺上治療椅數牙齒,讓他了解躺上牙科的椅子後並不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,這樣他才不會對牙科產生莫名的恐懼。
    給孩子一點時間,不要操之過急,不要由於大人的個人因素,強迫孩子第一次看牙就一定要進行治療,甚至完成治療,多半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正常的孩子,在兒童牙科醫師循序漸進的誘導之下,都能漸漸的適應看牙。

  • 9:一次可以看幾顆牙齒呢?

    登峰兒童牙科特別門診希望能提供標準而良好的治療品質,減少無謂的看牙次數,然而每一種治療都有它所需的時間,所以一般而言,相鄰的兩到三顆牙齒會一併處理;至於是否一次就能看好,就會因蛀牙的程度而有不同。但是,不同區域的牙齒(例如:右上及右下)就不適合同時治療。孩子的體重輕,藥劑的使用要更加謹慎,如果同時要處理兩個不同部位的蛀牙,就要上兩倍的麻藥,會使孩子暴露在藥物過量的風險中,而且孩子的耐性有限,一次診療時間太長會產生反效果,使孩子排斥看牙。因此醫師會視孩子的情況做出專業的建議。

  • 10:補牙齒為什麼還要預約?不是很快嗎?

    其實標準補牙的流程最快也要10~15分鐘,孩子所需要的準備時間比大人要長;為了讓孩子的治療配合度提升,我們會花一些時間講解,讓他有心理準備再進行治療,因此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,我們還是強烈建議您要先預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