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診需知
看診原則

兒童看診時,首重孩子的配合及理解,多半由最簡單的器械說明或簡易治療循序漸進,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及心理準備來適應較複雜的治療內容,只有少數急症才須施以緊急處理。

看診前

  • 1:看診前請爸爸媽媽不要承諾與治療有關的細節,例如「站著看一看就回家了」,「只看一下下而已」等等...

  • 2:孩子看診前請不要吃東西,不然醫生只看到剛剛吃的零食,都看不到牙齒。

  • 3:如果以往看牙有嘔吐請況,可攜帶替換衣物以備不時之需,看診前兩小時請不要進食或喝大量液體以免孩子的嘔吐物嗆入氣管,造成危險。

  • 4:孩子若患有全身性的重大疾病(如心臟病、糖尿病等)或對特定藥物過敏請務必事先告知醫師。

  • 5:若孩子年紀較小,建議可先包尿布,以減少孩子因緊張而頻頻跑廁所的情形。


看診中

  • 1:其實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合作,請爸爸媽媽盡量放鬆心情,不然您的不安會感染給孩子。

  • 2:醫師與孩子對談的是在與孩子建立信任感和互動模式,請旁觀,不需重覆醫師的話,也請不要插話或和孩子交談。

  • 3:醫師將視看診時孩子的狀況決定是否進行「行為誘導」,以及是否適合有家長在診間陪伴。

  • 4:如果孩子無法平靜的看診,醫師將視情況使用束縛板加以保護,避免他被尖銳的器械刺傷,但使用前會與在場的家長充分討論,並取得您口頭的同意。


「行為誘導」時醫師所使用的技巧

  • 示範說明:以簡短易懂的言語,介紹將使用的器械。

  • 主導權區分:以較大的說話音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讓他專心聆聽醫師的說明內容。

  • 手覆口:當孩子尖叫、大哭或自顧自的大聲講話時,醫師將以手輕覆孩子口部,以減低他的音量,讓他能聽見醫師的談話內,以上任何部分若您有顧慮,請在看診前提出,並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。